GJB 5296-2004 指挥自动化系统指标体系

ID

8014B67078EE44919814200980CB7E6C

文件大小(MB)

1.0

页数:

22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7-14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FL 0134 GJB 5296-2004,指挥自动化系统指标体系,Target system of command automated system,2004-12-21 发布2005-05-01 实施,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批准,GJB 5296-2004,目 次,前言. II,1 范围. 1,2弓f用文件 I,3术语和定义. 1,4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和指标分类 2,4.1 原则2,4.2 指标分类. 2,5指标表达形式与指标类型.2,5.1 概述.. 2,5.2 指标表达形式 2,5.3 指标类型. 3,6 指标体系.. ******* 3,6.1 总体指标. 3,6.2 功能指标. 4,6.3 性能指标. 11,6.4 软件质量指标15,6,5 指挥自动化人才指标.. 15,6.6 指挥自动化系统政策和法规.. 16,6.7 指挥自动化系统主要设备指标 16,6.8 综合保障. 17,I,GJB 5296-2004,前 言,本标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通信部提出,本标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通信部标准计量办公室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第二炮兵第二研究所、总参第六十一研究所、空军第三研究所、海军装备研,究院自动化斫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洪毅、鲁元魁、张顺昌、王蓉蓉、杨明江,GJB 5296-2004,指挥自动化系统指标体系,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指挥自动化系统的指标体系、构成要素和度量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指挥自动化系统建设、使用及管理等各阶段,2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有关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后的任何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都不适用于本标准,但提倡使用本标准的各方探讨使用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凡不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r 11457软件工程术语,GJB7微波辐射安全限值,GJB 151军用设备和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要求,GJB 414军用地形图图式,GJB 438军用软件文档编制规范,GJB 450装备研制与生产的可靠性通用大纲,GJB 804信息交换军队标号编码集,GTB 877指挥自动化系统信息交换用代码,GJB 900系统安全性通用大纲,GJB 1281指挥自动化计算机网络安全要求,GJB 1295军用通用计算机系统应用安全要求,GJB 1334指挥自动化术语,GJB 1371装备保障性分析,GJB 1894自动化指挥系统数据加密要求,GJB 2387指挥自动化图形处理通用技术要求,GJB 2873军事装备和设施的人机工程设计准则,GJB 3510区域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术语,GJB 4053指挥自动化用计算机和主要装备退役报废技术条件,GJB 5236军用软件质量度量,《中国人民解放军司令部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央军事委员会1996年11月5日[1996]军字,第47号,《指挥自动化建设纲要》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挥自动化建设委员会2000年,3术语和定义,GJB 1334、GJB 351。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1 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 military command automation system,在军队指挥体系中,综合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并与指挥人员相结合,实现,指挥控制、情报侦察、预警探测、通信、电子对抗和其它作战信息保障分系统功能一体化,对部队和武,器系统实施指挥与控制的信息系统。其基本功能是,能够迅速、准确、安全地完成各类军事信息的采集、,传递、处理和决策支持,并具有抗毁、机动、快速反应,以及辅助指挥员实施联合作战和信息作战能力;,GJB 5296-2004,能满足战备值班、部队组织与管理、训练和日常业务处理等需要,3. 2 指挥自动化系统指标体系 target system of command automation system,指挥自动化系统中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4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和指标分类,4, 1原则,4.1.1 概述,建立指挥自动化系统指标体系应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司令部条例》、《指挥自动化建设纲要》等文,件,选择能够反映指挥自动化系统能力要求的指标,4.1.2 完备性,能反映指挥自动化系统建设发展趋势和当前实际情况的完整的指标体系,4.1.3 综合性,指标构成要素有综合性,能反映出指挥自动化建设的总体水平,4. 1.4 一致性,指标体系中,下层次指标都要与上一层指标保持一致,便于度量与评估,4.1.5 独立性,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要反应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不同要素,指标间应互相独立,避免相互交叉现象,4.1.6 可操作性,每个指标均应可以量化和对比。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或采用统计方法进行测试,能按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利比较,反映出指挥白动化系统的效能,4.1.7 导向性,指标体系应有利于促进指挥自动化技术利装备的研究、开发和使用.促进人才培养和资源的利用,4.1.8 可比性,与外军的相类似系统之间应有可比性.,4.2指标分类,指挥自动化系统指标分类如下:,a)总体指标;,b)功能指标;,c)性能指标:,d)软件质量指标;,e)指挥自动化人才指标;,9指挥自动化系统政策和法规;,g)指挥自动化系统主要设备指标:,h)综合保障.,5指标表达形式与指标类型,5.1 概述,本标准依据指挥自动化系统的作战指挥效能和系统要素;采用结构法描述指挥自动化指标体系,5.2 指标表达形式,指标表达形式见图1,2,GJB 5296-2004,序号名称内容单位类型相关文件,图1指标表达型式,5.3 指标类……

……